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大讲堂第一期报告暨仿吾英才班二期第四课-亚博电竞网站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理论教学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大讲堂第一期报告暨仿吾英才班二期第四课-亚博电竞网站

发布日期:2019-05-16    作者:     来源:    

3月29日下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名师大讲堂·第一期在学院楼402报告厅开讲。本期学术大讲堂邀请到了5位国内知名专家,分别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俊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先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久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冉、刘红凛。本期思政名师大讲堂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士海教授主持。学院研究生工作助理马明冲副教授、学院2018级全体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仿吾英才班二期学员参加本期大讲堂。

武汉大学丁俊萍教授就党的建设学科特性和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为我们阐述了对于党的建设学科构建的一些思考。如何看待党的建设学科的性质与本质特征?丁俊萍提出四个观点:第一,党的建设学科“姓马”,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属性、政党属性,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下为其提供学术与人才支持。第二,党的建设学科“姓党”,党的建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经常特指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第三,党的建设学科要“讲学”,不仅要讲学理、学科、学术、话语及课程体系,还要讲学生与学人。第四,党的建设学科要注重“实践性”,她着重强调,我们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一定是活的、生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那么,又如何把握党的建设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丁俊萍表示,党的建设二级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其他二级学科关系密切,当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设置后,原有分散在其他二级学科中的有关党的建设内容就可以相对集中起来,并与其他二级学科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要学会借鉴多学科内容来促进本学科的研究。

兰州大学刘先春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切入点,为我们深层次解读了新时代党对其教育方针的新概括,着重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他指出,要当好思政课教师就一定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原则和“六个素养”新要求,并结合自身三十年来教学经验总结出他认为马列课教师应具备的几点要求:政治性要强,要有极高的政治素养与政治敏锐性;知识面要宽,不仅要博古通今还要知晓中外;热情要高,要发自真心的热爱与研究,不要把讲课只当成一项工作;实践经验要丰富,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好当过辅导员或班主任,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过、并且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听进去、理解深;事业心要强,要积极勤恳、勇于上进。

北京大学王久高教授从新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与1980年版准则的继承关系与内容对比出发,为我们剖析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相关论述。首先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的源流方面,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内,首次提到与“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相近的概念的是蔡和森,其报告《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主要做出了提出与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相近的一组概念、强调了解党的历史和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等四方面贡献。此外,王久高还就毛泽东强调的“党内的生活政治化”与“党内政治生活”内涵做了梳理与区分。其次,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界定初探方面,他梳理了学术界对于其定义的相关表述,强调了在科学界定其内涵时应当遵循的四个尺度,并提出了自己对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定义。最后,王久高还强调,党的建设研究要明晰、界定和构建基本的概念范畴,为我们研究党的建设问题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与建议。

复旦大学李冉教授以党的建设中的秩序与活力为主题作了报告。首先,他从“强国”与“强党”的统一关系、“强国必先强党”与“强党实现强国”的战略逻辑的高度,为我们揭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他以把党的建设放在执政团队的建设当中、放在国家政权建设党中、放在党领导的事业当中为例,为我们深刻说明了在不同系统中看待党的建设会赋予其不同的灵魂,要把它放在当代中国成长的大逻辑当中来看待。其次,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讲解了党的建设辐射面广泛,他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最核心的就是解决接班人问题,而完成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要做好信仰的奠基,在这一方面教师责任重大,党的责任重大。最后,李冉立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大环境、大趋势,指出中国共产党现今面临着前进与防守的重大任务,在成就与问题并存的现实中,党的建设从来不是单向度的,它既需要自上而下的秩序与尊崇,又需要自下而上的活力与探索。

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通过对中方政党政治的发展梳理与把握,运用古今中外分析方法系统的为我们讲解了比较视野中的政党治理与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他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逻辑出发,论证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其次,他从三个方面展开了什么是政党与政党治理这一问题:第一,政党的概念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去把握,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政党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功能。第二,政党组织的属性与定位决定了政党治理的模式,中国共产党的属性为政治组织,因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实行综合治理模式。第三,谈及政党就会涉及到政党与社会、民众、国家及政党的关系,理顺这些关系需要依靠法律规范、内部规范与社会规范等不同规范体系在不同空间中的运用。最后,刘红凛论证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他表示,要从政治高度与党的先进性高度来深刻认识其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实效性,把我们党的建设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文/许瞳 马明冲 编辑/王艺霖 审稿/马明冲)

网站地图